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
中國失業潮下新選擇 網約車成中年避風港 7成司機是失業後入行

中國失業潮下新選擇 網約車成中年避風港 7成司機是失業後入行

Business News
By Shiney Xu on 08 Oct 2025

內地傳統行業經歷震盪、職場年齡歧視盛行,「網約車」已成為數百萬中年家庭的生命線。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最新報告顯示,77%是在失業後轉投網約車行業,而62.8%司機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(就業人員)。截至2024年,全國持證司機達748.3萬人,平均年齡39.8歲。網約車行業正成為重要的失業緩衝區,讓失業者能有機會繼續支撐家庭經濟。

 網約車作為新就業形態

 網約車行業已成為中國宏觀經濟波動下的重要「就業緩衝區」與「蓄水池」。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報告是基於對13省5400多名網約車司機的調查,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,全國網約車持證司機已達748.3萬人,相當於每188人中就有一位司機,且人數仍在快速增長。

 報告顯示,網約車司機群體平均年齡約為39.8歲,呈現明顯的「中年化」特徵。在經濟效益方面,網約車司機月均收入為人民幣 7623元,高於外賣員(7496元)、快遞員(6124元)及傳統普工(5900元),僅次於貨車司機。一線城市高活躍司機若日均上線逾8小時(日均跑單時長5.1小時),月收入可達11557元,超越北京市2024年城鎮居民月均收入7705元。

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儘管收入並非最高,但網約車司機的收入滿意度卻以81.40%居藍領群體首位。這份高滿意度主要源於其收入透明、工時彈性以及平台提供的相對尊重。超過四分之三(75.7%)的司機表示願意繼續從事該行業,突顯了其在承接急迫就業需求和兜底家庭生計方面的獨特價值。

 中年勞動者的就業困境

 網約車平台之所以成為中年群體的「避風港」,根本原因在於中國製造業、建築業等傳統領域的結構性調整,以及社會對中年勞動者的「35歲歧視」。報告揭示,90%的網約車司機曾在傳統行業或個體經營中工作過,如前工廠老闆李先生在工廠倒閉後,能「無縫銜接」轉入網約車。平台以「低門檻、高彈性」的特點,為這批背負家庭重擔的經濟支柱(62.8%是家庭唯一就業人員)提供了快速重返勞動市場的機會。

 然而,這種「避風港」模式也暴露出制度困局:司機群體多為靈活就業者,難以享受與傳統全職工人相當的「五險一金」等社會保障。雖然平台努力構建補充保障體系,但面對近八成家庭處於財務壓力偏重狀態的現狀,如何從根本上提升這批核心勞動力的長期保障,成為社會治理的重大考驗。

 行業可持續性與監管風險

 網約車行業雖具就業緩衝能力,但可持續性面臨挑戰。近年來,行業運力趨於飽和、訂單增長放緩,持證司機數量較2020年增長159%,但月均訂單量僅增長38.3%。供需失衡導致的激烈競爭和價格戰,使司機收入普遍承壓。如有寧波司機每日工作14小時,扣除車貸、充電等費用後所剩無幾。

 此外,平台抽成與算法公平性仍是核心社會議題。儘管如滴滴等頭部平台已逐步降低並公開抽成比例(平均約14%),公眾對其「暴利」的質疑仍未消散。平台方則強調,抽成主要用於支付技術、安全、保險等營運成本,並稱多年來多處於虧損狀態。未來行業的健康發展,需依賴多方協同努力:平台應持續完善司機福利保障,監管部門則須推動算法透明與公平,並在市場趨於飽和的背景下,探索多元收入模式,以確保網約車成為可持續的就業選擇。

 

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

免責聲明: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公司無涉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可跌。

【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、商業及創科資訊】

👉🏻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

👉🏻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

👉🏻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.io

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